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位于广州校区东校园(广州大学城),前身是1979年教育部批复设立的计算机科学系。经过40余年的建设,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建为引领,以“四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筑牢学科基础、聚焦战略前沿、推进产学研用作为办院方针,践行“理工结合、学科交叉”,重点发展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与存储、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大数据分析处理、新型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工程计算软件、芯片设计与EDA软件、量子计算与新型计算、计算机理论、网络与信息安全、区块链、计算数学等研究方向。
历史沿革
1979
中山大学创办计算机科学系。
1989
计算机科学系与经济学系组成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1994
计算机科学系分为“科学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和“计算机科学系”两个系
1997
中山大学重组1996年成立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将原属岭南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系、软件研究所划归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科学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并入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2001
中山大学整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的学科力量,成立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同年12月,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35所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
2007
中山大学成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系。2014年2月,自动化系更名为智能科学与自动化系。
2010
中山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是继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之后成立的我国第三所国家保密学院。
2012
中山大学围绕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成立中山大学移动信息工程学院。
2013
中山大学成立国内首家超级计算学院。
2015
4月,中山大学整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学院、超级计算学院以及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计算数学方向(部分人员)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优势力量组建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2015
10月,广州超算中心管理权正式移交中山大学纳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
2015
12月,中山大学将原移动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划归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部分教师相应转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工作。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自动化系教师转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工作。
2016
中山大学将国家保密学院依托单位调整为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2017
中山大学成立网络安全学院。
2020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更名为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