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中心教学队伍包括教师、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助教。中心为每一个实验室配备一名以上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和技术服务,实验教师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模式。
高水平实验师资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关键和保证,中心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目前,中心实验教学技术人员共21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1人和学士16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5和初级职称3人,人员组成的学科背景、层次、结构、数量科学合理。实验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教学和科研环境建设与保障、实验教学软件和教学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等工作。
中心的教学任务主要由专业教师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由具备教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教师共51人,主要负责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调整等工作,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根据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的具体需要,还专门聘请了一批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担任实验课程助教,他们协助主讲教师完成实验指导及作业批改等工作。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
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实验队伍培养和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各实验课程教学组实行“传帮带”和集体备课制度,大力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中心鼓励教师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和外出交流培训等活动;中心每学期组织相应的业务学习、专题讲座、考察等培训活动,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建立基本档案,以此作为晋升的依据之一。2016年,中心参加全国性的各类实验教学研讨会、高校仪器设备展等外出交流学习的教师和技术人员达十余人次,通过交流分享实验教学经验,了解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向,促进中心教学队伍的建设。
为加强信息科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在队伍建设方面的举措如下:一是在人才引进招聘教师方面,有针对性的引进中心紧缺的人才;二是加大力度培养示范中心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并为中心成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中心根据学校有关研究生担任助教的文件精神,采取每学期选聘、培养、上岗前考核、期末评测的形式进行严格管理,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实验教学的辅助工作,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中心以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教学科研并重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教师实行工作量与质的加权考评,同时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在岗技术人员的进修与业务培训,尤其重视拓展其国际化视野,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对学科前沿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以此促进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职务 | 工作性质 | 学位 | 备注 |
1 | 印鉴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2 | 王若梅 | 女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3 | 杨宏奇 | 男 | 教授 | 主任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4 | 刘玉葆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5 | 温武少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6 | 黄凯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7 | 林倞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8 | 农革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9 | 肖侬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杰青、长江学者 | |
10 | 吴迪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11 | 郑少勇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12 | 刘扬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13 | 张方国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14 | 金舒原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15 | 江颖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16 | 陈翔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17 | 梁凡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18 | 伍沛然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19 | 衣杨 | 女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20 | 桑应朋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21 | 饶洋辉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22 | 陈武辉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23 | 苏卓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24 | 黄聃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25 | 潘嵘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26 | 曾坤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27 | 卢星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28 | 王冰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29 | 李凡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30 | 刘洁 | 女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31 | 吴向军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32 | 周晓聪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33 | 张治国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34 | 韦宝典 | 男 | 副教授 | 副主任 | 教学 | 博士 | |
35 | 万海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36 | 乔海燕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37 | 王甲海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38 | 刘宁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39 | 潘炎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40 | 刘聪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41 | 卓汉逵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42 | 王青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43 | 张子臻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44 | 王昌栋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45 | 陈龙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46 | 成慧 | 女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47 | 张永民 | 男 | 高级讲师 | 教学 | 硕士 | ||
48 | 蔡国扬 | 男 | 高级讲师 | 教学 | 硕士 | ||
49 | 张永东 | 男 | 高级讲师 | 教学 | 博士 | ||
50 | 郑贵锋 | 男 | 讲师 | 教学 | 博士 | ||
51 | 林瀚 | 男 | 讲师 | 教学 | 博士 | ||
52 | 阮文江 | 男 | 讲师 | 教学 | 硕士 | ||
53 | 陆勇 | 男 | 讲师 | 副主任 | 教学 | 硕士 | |
54 | 潘茂林 | 男 | 教员 | 教学 | 硕士 | ||
55 | 陈弟虎 | 男 | 教授 | 副主任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56 | 黄以华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57 | 李元新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58 | 刘菊华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59 | 佘峻聪 | 男 | 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60 | 张东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61 | 粟涛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博导 | |
62 | 王自鑫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63 | 郭建平 | 男 | 副教授 | 教学 | 博士 | ||
64 | 陈晖 | 男 | 讲师 | 教学 | 博士 | ||
65 | 谢德英 | 女 | 高级实验师 | 技术 | 硕士 | ||
66 | 黄展云 | 女 | 工程师 | 技术 | 博士 | ||
67 | 庞志勇 | 男 | 高级实验师 | 技术 | 博士 | ||
68 | 陈栩江 | 男 | 助理工程师 | 技术 | 学士 | ||
69 | 蒋鸿雁 | 女 | 高工 | 管理 | 技术 | 硕士 | |
70 | 罗文村 | 男 | 高工 | 管理 | 技术 | 硕士 | |
71 | 王盛邦 | 男 | 高工 | 管理 | 技术 | 本科 | |
72 | 周玲丽 | 女 | 工程师 | 管理 | 技术 | 硕士 | |
73 | 江波 | 男 | 实验师 | 管理 | 技术 | 硕士 | |
74 | 陈薇薇 | 女 | 实验师 | 管理 | 技术 | 本科 | |
75 | 刘敏 | 女 | 实验师 | 管理 | 技术 | 本科 | |
76 | 常莉莉 | 女 | 实验师 | 管理 | 技术 | 硕士 | |
77 | 陈立文 | 男 | 实验师 | 管理 | 技术 | 本科 | |
78 | 王虹 | 女 | 实验师 | 管理 | 技术 | ||
79 | 许汉冰 | 男 | 助理实验师 | 管理 | 技术 | 硕士 | |
80 | 伍丽华 | 女 | 高工 | 管理 | 技术 | 博士 | |
81 | 郑子生 | 男 | 助理实验师 | 管理 | 技术 | 本科 | |
82 | 聂琳 | 女 | 助理实验师 | 管理 | 技术 | ||
83 | 农姗珊 | 女 | 初级实验师 | 管理 | 技术 | ||
84 | 刘陂 | 男 | 管理 | 技术 |
